2022年,高镇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思路,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全面完成了2022年度目标任务,成绩喜人,事业可期。
不断强化学习教育,健全建强基层组织人才
持续发力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完善学习制度,明确学习任务,制定了党政领导班子学习计划和工作要点;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各党支部党员在远程教育平台学习,全年各支部共组织学习党员远程教育20多次;持续巩固教育成果,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员干部在理论课堂与实景课堂中汲取奋进力量,更加坚定了广大干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认真开展党员发展工作,全年接收入党积极分子25名,发展预备党员12名,到期转正党员7名;建立健全人才信息库,今年6月对全镇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进行摸底,各村累计上报各类人才381名,11月开展村干部后备力量“341”工程,累计培养后备干部34名。
疫情防控措施扎实有力
2022年以来,高镇将疫情防控工作当做重点工作来抓,紧紧围绕“不感染、少感染、迟感染”工作目标,坚决防止规模性疫情暴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今年摸清 60 岁以上老年人底数,建立台账,广泛宣传动员,优化服务举措,对于年老体弱的群众组织上门接种,确保做到应接尽接,一年来共出动车辆500余车次接送3561人接种疫苗。全面摸排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和易感人群情况信息,倡导少出门、不出门,确保做到少感染、不感染,一旦感染要及时救治。核酸检测工作,共组织全员核酸检测41次,动用车辆1565车次,人员6765人次,核酸检测173430人次,现在每周一、三、五在高镇文化广场组织常态化采样工作。累计管控风险区域返乡人员和密接人员386人。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2022年投资800多万元打造冯家峁乡村振兴示范村,实施了远志种植基地配套节水灌溉项目,建成远志深加工厂及展厅等相关设施;协调争取资金129万元用于圪针梁、坪墕、万家畔、罗圪台、鲁家河、冯家峁等6个村的亮化工程;投资500万元维修加固代圪崂、冯家峁、万家畔等村淤地坝12座,可增加坝地930多亩;投资80万元维修桥涵6座;投资900多万元用于李家坬村张家洼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后新增标准化农田600多亩并全部实施了节水灌溉;投资280万元对圪针梁、罗圪台、鲁家河等村的水泥路进行了维修,新修砖砸路7公里,维修生产道路30多公里;投资50多万元建成圪针梁村酿酒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序推进
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带动、民生为本、全面振兴”的总体思路,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主要任务,今年重点落实以下几方面工作:1.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及驻村工作队成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衔工作系列讲话精神和省、市、区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会议精神22次。2.建立健全产业、就业等规模性返贫问题预警机制,建立网格员防返贫监测预警制度。3.持续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动态监测工作,高镇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579人,教育扶持资金共计96.8万元,雨露计划共发放42.3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41人。4.医疗卫生保障方面,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全镇2022年累计医疗救助97人次58.08万元。5.住房保障方面,今年危房改造2户,其中新建1户,补助38000元,改造1户,补助11000元,两户全部完工并验收入住。6.安全饮水方面,投资150多万元改造了李家坬、万家畔等村的饮水管网设施,投资28万元维修泵站6处新建场窖5个,保障了所有群众的安全饮水。7.产业帮扶方面,组织17个行政村购买农机具143台,涉及资金53.2万元,争取补贴资金26.6万元,发放高粱种子1406公斤,绿豆种子600公斤,地膜1200公斤,复合肥7600公斤,投资18.5万元给贫困户新修羊圈19个。8.金融帮扶方面,今年累计发放小额信贷256户1202万元。9.消费帮扶方面,通过832平台购买了6.6万元小杂粮,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10.就业帮扶方面,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进行了就业培训,延续了公益岗位开发政策,抓好生态护林员和天保护林员的管理和选聘,新开发了各类公益岗82人。11.兜底保障方面,保持现有政策不变,应纳尽纳,应保尽保,截至12月初,共纳入低保173户303人,五保49户53人,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265人。
民生福祉事业持续增进
民生保障方面,发放低保金303人1666872元,发放五保金53人344712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265人290640元;发放残疾人棉衣18套、临时救助5户10000元;救助大学生25人91000元,发放临时救助金29万元。新建农村幸福院2座,实现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社会治理效能逐步凸显
大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夺取全面胜利,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建设。一年来共刑事拘留2人,逮捕2人,移送起诉2人,行政处罚20人,行政拘留7人,治安调解60余起,进行中小学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工作三次,开展校园法治宣传讲座3次,防爆、消防安全实战演练一次。开展辖区治安巡逻12次,治安防范、防洪、疫情等宣传工作40余次,安装治安监控46处,社会治安满意度大幅提高。高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21年市级“文明乡镇”称号。
民兵和基层武装建设稳步推进
持续抓好基层民兵组织规范化建设,力促专武队伍、民兵整组、征兵、民兵训练等各项工作健康有序推进。落实武装工作经费,加强青年民兵之家、战备物资库及17个村民兵连连部的硬件建设。完善武装软件资料,对各类基干民兵、退伍军人、民兵干部、预补人员全部建档,专人保管。2022年,兵役登记工作全员142人,按时完成任务。应征入伍2022年上半年共报名14人,入伍3人;2022年下半年共报名30人,入伍1人。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今年以来,累计投入4万余元在高镇街道小理河污水直排口放置生活污水收集罐,并将收集的生活污水拉运至横山污水处理厂处理,确保小理河水质不受污染。广泛宣传,使生态环境政策深入人心,利用会议、标语、广播、宣传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人居环境治理方面,投资40多万元,在街镇新建垃圾池7个,新建文化墙190米,给群众发放垃圾桶720个,集中整治环境卫生28次,出动人员共计430人次,动用铲车、挖掘机共计300多小时,彻底清理了辖区内历史垃圾,改变“脏、乱、差”现象。
封山禁牧工作有序开展
封山禁牧工作开展以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封山禁牧集中整治,批评教育偷牧乱牧者96人次,罚款处理羊群38群,罚款68500元,通过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方式,辖区内群众对封山禁牧认识进一步提高,偷牧、夜牧、乱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有序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移风易俗成果。成立镇级移风易俗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成立“一约四会”组织,加强红白喜事备案制度。二是夯实志愿服务根基。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按照“八有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按月制定活动计划并按时更换活动剪影。三是表彰先进典型。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农村落地见效,进一步弘扬互敬互爱、孝老养老、和睦爱亲、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11月,各村分别召开乡风文明先进典型表彰会,共表彰各类典型85人。四是强化新闻信息宣传。为不断加强镇新闻宣传工作,由党政办每周统计宣传报道发布数量,每月召开一次信息宣传工作推进会。今年以来在“横山融媒”“横山党建”“横山乡村振兴”及其他网站刊登信息共98篇。
进一步加强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
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四风”问题,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2021年,镇纪委处置问题线索12件,初核11件,初核了结7件,转立案4件,结案4件,给予党纪处分4人,正在办理1件;发表党风廉政建设宣传稿件 4篇,其中市级2篇,区级2篇。
大力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好转
2022年9月召开全镇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会,成立高镇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关于高镇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全面进入查摆问题阶段,全镇干部紧扣“六个聚焦”,对照“12个有没有”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
针对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宗旨意识淡薄、工作拈轻怕重等问题,我镇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组织推进和督导检查,有力推动干部知责、履责、尽责、担责,不断规范权力运行,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好转,截至目前,排查出的43条个人作风问题和5条单位作风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扎实开展信访维稳工作
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原则,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开展信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全年共化解矛盾纠纷96起,正在调解12起,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今年高镇被区委、区政府授予2021年度“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和“维稳工作先进集体”。
回顾过去,成绩喜人;展望未来,事业可期。2023年,高镇将继续狠抓招商引资工作,瞄准重点项目,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实现高镇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主办:榆林市横山区人民政府 承办:榆林市横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地址:榆林市横山区政府大楼西906室 联系电话:0912-76194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站标识码 6108230003 陕公网安备 61082302100009号 陕ICP备08005900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